海外生子
标题: 新概念学习方法之“听”与“写” [打印本页]
作者: 你我同行 时间: 2020-6-18 08:31
标题: 新概念学习方法之“听”与“写”
下面为大家带来分享新概念英语基本学习方法一文,希望对大家的新概念英语学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尽请关注下北京新东方的新概念英语课程~
先把某一条录音内容从头到尾听几遍,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先听懂其大意,分出段落和句子,然后再以一句话为单位反复地听。搞清楚一个句子由几个词组成,每个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主、谓、宾语都是哪些词等。每听一遍就把听懂的词一个一个按照顺序写在纸上,排列成句子,听不懂的词就先空着。对于英语听力比较低的人来说,刚起步时听不懂的地方实在大多了,有时恐怕连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才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
对于碰到的生词,一定要听到能模仿录音正确地念出来,准确地抓住各个音节的发音为止。因为只有准确地把各个音节的发音抓住了,读出来了,才有可能根据语法和语音知识试拼出一些词,到词典里查找。由于正确答案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找到,所以听写时要“写一行,空两行”,留下充分的反复修改的余地。为了纠正不正确的拼写,“写”的时候稍有疑问就要查词典,并用色笔标出生词和错误的拼写。
对于听写不出来的词,不要就“词”论“词”,一听写不出就立即把录音机停下来,不再往下听写。应该继续听写下去,把听写不出的词放到文章的整体内容上去理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孤立地去抠一个词,百思不得其解,但若与整句话,整条消息联系起来去理解,思路就宽了,往往也就知道是什么词类和怎么拼写了。
有时同一个生词在录音中多处出现,一处听不清或听不懂,可以先放一放,看看能不能从别处得到启发。因为可能别处的录音很清楚,或者与别的词搭配在一起被你听懂了。听写过程中,对于没有确切把握的词,也要先“写”出来,再在以后的不断听写过程中去校验和纠正。同一新闻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播音员播出时,由于各人的语调有区别,有助于听懂一些疑难词的发音。随你译
“听”与“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段录音的听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听”与“写”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交替前进才能最后完成。
从学习英语的角度出发,初学者在起步阶段必须一边听一边写。如果光听不写,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漏掉了一些听不懂的词,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二是有了听不懂的词时,如果只听不写,往往听的遍数再多也可能还是听不懂,但是如果把听懂的部分写在纸上,前后内容联系在一起,经过思考以后再去听,可能又会听懂一些别的内容,如此不断反复,直到全部听懂。
由于严重杂音干扰而无法从语音人手推断的词,可以根据语法进行补充,就假定自己是这条新闻的作者,在听不清的地方应该用什麽词。或许填上去的词不正确,但总比空着好,而且随着听录行时间的增长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自己也有可能发现并改正。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0-6-18 22:18
支持一下
楼主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0-7-2 11:25
好好 学习了 楼主人 确实不错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0-9-30 07:34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楼主
作者: 懒喵喵 时间: 2020-11-2 20:03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0-11-4 06:26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勿忘初心 时间: 2020-11-20 04:33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1-2-13 10:53
你好楼主,感谢分享~
作者: 路人 时间: 2021-3-24 12:21
感谢楼主,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1-4-21 13:57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1-4-23 07:31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1-12-29 07:24
有道理。。。
作者: 初晨 时间: 2022-1-26 01:51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2-6-16 20:53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2-7-26 20:08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2-7-31 11:58
先顶~~~再看~~~,好同志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3-2-22 04:05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3-10-13 08:44
楼主 帮你顶下哈!!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4-12-26 21:14
楼主人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作者: 勿忘初心 时间: 3 天前
感谢楼主 沙发!沙发!
欢迎光临 海外生子 (http://hwsz.haiwaizhin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