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子
标题:
金牛座骏艺资产黑平台5种人能中国股市赚大钱!
[打印本页]
作者:
郭立国
时间:
2019-1-27 17:39
标题:
金牛座骏艺资产黑平台5种人能中国股市赚大钱!
一个故事告诉你,5种人能中国股市赚大钱!
古时候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而对于股市中的散户来说,要迈向高手阶段有深刻的借鉴意义。股市里最大的敌人有位朋友,早上急匆匆出门赶飞 机,不想天突降大雨,到达机场时已成落汤鸡。随身携带的电脑、手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更致命的是淋湿了一份与客户的重要合同,险些酿成大祸。后来每提起此事,此君必牢骚满腹,抱怨天公不作美。这位朋友可能并不知道,导致他窘迫的根源不在天,而是他出差前缺乏周密的安排,假如看看天气预报,将重要文件精心保管,根本不会出现此前的情况。股市中有许多投资者,和我这位朋友颇为相似。亏损时或痛斥庄家无耻,或抱怨上市公司无能,或指责管理层干涉太多,或怪罪股评家水平太臭,从不懂得审视自己,从内部寻找亏损的根源。股市如人生,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不是征服别人,不是征服高山,不是征服大海,而是征服自己。投资实际上是跟自己战斗的过程,藏在内心的魔鬼时刻都不忘发挥它的影响力,让人在贪婪和恐惧的交替中备受折磨。遗憾的是,在与自己的战斗中,多数人会败下阵来,成为股市里的牺牲品。因此,所有的投资技巧和原则,最终都将落在“如何认识自己,并最大限度地克服人性弱点的负面影响”上,就这点来说,成功的投资和成功的人生信奉同样的哲学。有人说,股市是上帝根据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一个陷阱,稍不留神,便可能马失前蹄。贪婪和恐惧是股市里最常见的两种情绪,简单地说,贪婪是过分地看多,恐惧是过分地看空。问题的关键在于导致这种“过分”的因素是哪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性弱点在股市中主要有六种表现:
1、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
古时候,有只老-hu躺在山岗上,在夕阳的沐浴下,漫不经心地伸着懒腰,样子憨态可掬,柔弱温顺。有位村民从山岗路过,由于没见过老-hu,以为是加大版的猫,便走过去跟老-hu搭讪,起初老-hu并不介意,但随着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有人建议不如把这只“猫”带回去宰杀后分给大家。就在人们商议如何搬运的时候,只见老-hu一声怒吼,拔地而起,村民们见状,纷纷魂飞魄散而去,来不及逃命的,虎口丧生。在这个故事里,村民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低估老-hu,高估自己”。类似的例子在股市里比比皆是。牛市的时候,投资者信心膨胀,市场上顷刻间涌现出大批“股神”。可一旦熊市到来,多数人会在自以为是中输得精光。投资者应该牢记,再温顺的老-hu总还是老-hu,面对老-hu的时候,除敬畏和谨慎外,别无选择。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平生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古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市场面前,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都显得非常渺小,试图主导或征服市场的人,最终多是身败名裂,曾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德隆系”便是典型例证。正是由于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才会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才会设定高额的预期收益率,才会自作聪明地频繁交易,并最终导致亏损。准确、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投资能力是成功的前提,盲目的自信和骄傲是阻碍做出正确决策的罪魁祸首。
2、“事后诸葛亮”心态
假如现在去分析2007年10月份的股市行情,相信所有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那是一段疯狂的岁月。给出的解释大同小异,整体估值过高、市场流动性收紧、大小非减持等。站在当下回顾历史,总能够轻而易举地抓着问题的要害。这种“事后诸葛亮”心态往往给人们带来认知上的错觉,以为既然能洞察过去,便能预知未来。在心理学上,这叫做“事后聪明偏见”。
3、过度敏感和羊群效应
2007年5月29日晚,财政部宣布自5月30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消息传出,市场哗然,上证指数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最大跌幅高达21.49%,个股连续大面积跌停,随后快速反弹并创出历史新高。
“5.30行情”是投资者“过度敏感效应”的典型案例。所谓过度敏感效应,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高估或夸大刚刚发生的事件的影响,低估或忽略影响整体系统的其他因素的作用,进而导致错误判断并作出过度的行为反应。
过度敏感效应在股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牛市的时候,投资者多会夸大乐观预期,导致股价过度上涨。熊市的时候,投资者多会夸大悲观预期,导致股价过度下跌。有趣的是,预期不仅能影响股价,还会像流行病一样在投资者当中传染,且多数人没有免疫能力。传染的结果便是通常所说的“羊群效应”。
过度敏感和羊群效应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出于对所发生事件的无知,进而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通常,人们习惯把好事想得更好,把坏事想得更坏。而要想在股市里成功,必须尽量克服这种坏习惯。
4、信念固着的陷阱
打靶的时候,即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qiang 手,都不可能次次打中靶心。但假如先进行射击,然后围绕着射中的地方画圈,就能够保证“发发命中”。这种看似荒谬的事情,在股市里却屡见不鲜。笔者曾作过多次调查,不管指数在何点位,满仓者总是看好,空仓者总是看跌。其中的逻辑是“因为满仓,所以看涨,因为空仓,所以看跌”,而非“因为看涨,所以满仓,因为看跌,所以空仓”。看涨者千方百计地寻找上涨的理由,对利空视而不见,看跌者千方百计地寻找下跌的理由,对利好视而不见。
这种极力想证明自己正确同时故意忽略对立因素的心理,被称为“信念固着现象”。投资者一旦掉进这种固执的思维陷阱,好比在周围建立起一道围墙,将自己囚禁起来,随着围墙越建越高,最终将沦落为井底之蛙。
回避信念固着陷阱的根本办法,是将自己从股--票交易中解脱出来,忘记仓位,忘记成本价,以赤子之心去感悟市场的起伏。唯有如此,才可能客观冷静地观察市场,作出理性的判断。
5、可怕的善变
西方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厌恶风险。但在面对确定收益和确定损失的时候,人的风险偏好会悄悄地发生改变。现在来做两个实验:
A、确定能赚10000元;
B、有60%的可能赚20000元,40%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面对上述两种选择,如何决策?
实验的结果是,尽管选择B的期望收益(20000×60%=12000)大于10000元,但多数人选择A。
C、确定会亏10000元;
6、投机与侥幸
飞蛾在作蛹时,翅膀呈萎缩状,软弱无力,不能支撑飞行。因此,飞蛾破茧时必须要经过痛苦的挣扎,以便让体内的汁液流入翅膀,使之变得结实有力。有只飞蛾不愿意经历这种折磨,于是便借助外力爬到外面。尽管成功逃避了破茧之苦,可惜它并不能像其他飞蛾那样在空中飞舞,不久即命丧黄泉。
作者:
路人
时间:
2019-2-1 07:15
感谢楼主 沙发!沙发!
作者:
勿忘初心
时间:
2019-3-27 08:03
感谢楼主,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19-5-2 17:54
感谢楼主,路过,学习下
作者:
空闲
时间:
2019-12-12 20:55
支持一下
楼主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0-1-5 10:07
帮帮顶顶!!
作者:
乱了心
时间:
2020-1-14 06:32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作者:
空城
时间:
2020-1-24 08:45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0-2-11 18:14
感谢楼主,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0-3-29 20:27
先顶~~~再看~~~,好同志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0-4-13 05:59
好好 学习了 楼主人 确实不错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0-8-25 08:57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楼主
作者:
孤行者
时间:
2020-12-11 20:34
感谢楼主,看帖回帖是美德!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1-1-3 17:37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1-1-5 17:21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空闲
时间:
2021-1-8 16:44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 楼主 分享精神!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1-1-18 08:17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1-2-23 16:05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1-6-5 16:32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路人
时间:
2022-2-3 10:31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2-3-14 07:16
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
作者:
半盏清茶
时间:
2022-6-26 19:01
有道理。。。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3-1-11 23:34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初晨
时间:
2025-5-5 06:56
楼主 帮你顶下哈!!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5-5-7 06:34
感谢楼主分享,帮顶~帮顶~~
欢迎光临 海外生子 (http://hwsz.haiwaizhin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