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弱势群体经济学随笔(十五) 全文约6145字,预计阅读需要8分钟 正文: 【胡星斗弱势群体经济学】 记者请评论格力电器董明珠要求取消产业政策的言论,我说除了环保、农业等特殊领域,的确应当减少甚至取缔产业政策,政府产业政策保护越多,企业就越没有竞争力,对市场公平竞争的伤害也越大,寻租腐败也越严重。目前中国95%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都拿政府的补贴,每年补贴高达1100亿元;中国每年出口退税补贴高达8~9千亿,以上两项合计每年浪费纳税人的辛苦钱近万亿!但是如果每年花3~4千亿搞国民免费医疗,官员说没有钱!而全面的出口退稅补贴害处巨大,使得企业没有竞争力,低价出口甚至亏本出口,靠退税才有利润,一些企业靠虚假出口骗取退税。中国出口越多,普通国民越贫穷,环境资源破坏越严重,人民币被动发行也越多,未来通胀也越厉害;外汇储备越多,然后买外国国债,或者靠国企盲目对外投资,最后国家财富损失也越大。我呼吁国家立即停止对国企和上市公司的补贴!立即停止出口退税的劣政! 今晚参加大使馆国庆活动,我对朋友说中国经济进入了约十年周期的下行甚至萧条时期,原因是对于政府投资的路径依赖和因为体制造成的创新匮乏,根本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国梦将演变成“中国病“。 记者请评论欧洲商会报告:除非中国进行更多的改革否则难逃中等收入陷阱,我说中国人至今不理解什么是现代化,以为几个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就是现代化,孰不知现代化是一个整体,一要形成以私企为主的市场经济,二要形成现代司法制度与政治制度,为巿场经济保驾护航,三要形成公民社会以防止权利不对等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如果不进行更大胆的司法、政治改革,我看不出来中国怎么可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上升为现代化国家。
记者问如何简政放权,我说列出政府权力清单和企业负面清单,界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权限,政府只能在维护治安、国防、维护法治、保卫产权、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有作为,否则必然陷入寻租腐败与中等收入陷阱。 记者问以前工程项目往往提前峻工,现在延期交工的很多,是不是因为反腐而重视质量了?我说未必是,以往提前峻工是计划经济、官员政绩的表现,往往忽视质量,甚至有大量的三边工程: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如葛州坝、三门峡、三峡工程都是这样。现在延期有多种原因,很难说现在重视质量与客观规律了,根本的东西即官僚主义和政绩评价没有变。 记者问中国外贸现状与出路,我说近几个月外贸有所恢复,但是受制于国内经济滑坡和外贸低端的现状,出口企业依靠退税才能赢利。未来要在品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营销渠道等方面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 电台连线评论李总理的话「不搞强刺激,要强改革」,我说尽管过去一年中国的改革力度空前,但是还不够,尤其国进民退还没有完全遏制,国企垄断没有打破,民企仍然重税赋,土地改革还没有启动,金融改革特别是民营银行方面没有突破,政治与司法改革步伐不大,改革仍然任重道远,的确需要「强改革」。
记者问即将降准的事,我说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固然可以增加流动性、刺激经济,但是主要得益的是国有企业,会造成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化、坏账和政府债企业债增加。其实财政政策如大规模减税比货币政策更加重要,有利于民营企业和转型升级,但是对于财政支出几乎不受监督和制约、花钱很任性的各级政府来说减税如割肉,从来不愿意真的这样做。 记者问京津冀一体化,河北需要做什么?我说京津冀一体化关键是基础服务的一体化,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的衔接。河北要在教育等方面缩小与北京的差距,一方面依靠当地的努力如改善中小学幼儿园的条件,另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的决策如三地高考等等。 记者请评论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我说这是必须的,因为国家资本不能投资面太广,什么都国家包办,实际上许多地方政府没有钱投资了。民间资本加入可以提高效率、改善治理结构、加速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记者问中国经济差于预期的原因和对策,我说地方债、土地财政困扰下的地方投资乏力、贫富差距巨大状况下的消费乏力、依靠出口退税上市企业补贴而维持低端产品的进出口乏力必然导致经济不可持续,未来要通过深化改革如金融、财税改革、一带一路、城市群建设等阻止经济垂直下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