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子

标题: 比亚迪发布CTB技术,首搭海豹车型 [打印本页]

作者: 寸步难离    时间: 2022-5-24 17:16
标题: 比亚迪发布CTB技术,首搭海豹车型
  此前,比亚迪官方宣称海豹的一大亮点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这也是比亚迪首款采用了CTB技术的量产车型。CTB的全称是Cell to Body,也就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身底部,与车身共享结构件。要知道,采用CTB这样的集成方式以后,不仅省去了电池包的结构重量和体积,还变相增强了车身底部的结构件强度。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布置空间,对车内乘员舱侵占更小,并大幅降低整车重量,提高纵梁强度从而提高了正面和侧面碰撞的结构强度,被动安全性也能上一个台阶。这也就是为何长续航版的续航里程能达到700公里,风阻系数只有0.219。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2-5-24 23:28
先顶~~~再看~~~,好同志
作者: 野火    时间: 2022-5-24 23:29
这也是比亚迪首款采用了CTB技术的量产车型,那就期待吧
作者: 空闲    时间: 2022-5-24 23:30
感谢楼主分享,帮顶~帮顶~~
作者: 空谷幽兰    时间: 2022-5-24 23:31
感谢楼主,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作者: 一见痴情    时间: 2022-5-24 23:32
对车内乘员舱侵占更小,并大幅降低整车重量 有一定科技感哦
作者: 疯神榜    时间: 2022-5-24 23:33
比亚迪发布CTB技术,首搭海豹车型 坚守高质量的道路。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2-5-24 23:34
你好楼主,感谢分享~
作者: 的甜    时间: 2022-5-24 23:34
此前,比亚迪官方宣称海豹的一大亮点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喽
作者: 歌舞升平    时间: 2022-5-24 23:35
空谷幽兰 发表于 2022-5-24 23:31
感谢楼主,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CTB的全称是Cell to Body,也就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身底部 真的不只是传说呀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2-5-24 23:36
感谢楼主,路过,学习下
作者: 蓝色舞娘    时间: 2022-5-24 23:37
采用CTB这样的集成方式以后,不仅省去了电池包的结构重量和体积 恭喜比亚迪了呀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2-5-24 23:37
感谢楼主,看帖回帖是美德!
作者: 兰闺怨妇    时间: 2022-5-24 23:38
加速电动化 比亚迪会朝着一个更加好的新台阶 去进步 让我们拭目以待喽
作者: 恩怨情天    时间: 2022-5-24 23:41
确实是高大上了 能够体验一下,这是我2022年的梦想啦
作者: 暗恋    时间: 2022-5-24 23:44
比亚迪发布CTB技术,比亚迪“海豹” 希望比亚迪能够更进一层楼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2-7-30 20:21
帮帮顶顶!!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2-7-30 20:21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2-8-6 06:53
支持一下  楼主
作者: 路人    时间: 2022-8-18 21:43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楼主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2-10-22 20:53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空谷幽兰    时间: 2022-10-29 08:18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3-1-24 09:18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3-2-1 23:05
楼主人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作者: 空谷幽兰    时间: 2023-2-2 01:42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3-2-20 04:58
有道理。。。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3-2-26 11:39
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3-4-1 03:26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3-7-9 19:18
感谢楼主 沙发!沙发!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3-10-16 02:22
感谢楼主,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4-2-7 21:06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心劫    时间: 2024-4-13 19:01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作者: 寂寞如风    时间: 2024-4-13 21:34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 楼主 分享精神!




欢迎光临 海外生子 (http://hwsz.haiwaizhin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