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子

标题: 赴美生子的宝宝国籍在法律上的界定 [打印本页]

作者: 念安    时间: 2015-9-19 18:53
标题: 赴美生子的宝宝国籍在法律上的界定
  赴美生子的热潮长盛不衰,其中人们最看重的当然是宝宝的国籍问题,那么去美国生孩子到底违不违法,中美法律又是如何界定在美国出生宝宝的国籍问题呢?

作者: 念安    时间: 2015-9-19 18:54
  先举一个例子:从中国去美国的A夫妇与B夫妇。

  A夫妇是持有美国绿卡(在美国具有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公民,他们在美国生了一个男孩,B夫妇是在美国学习,没有美国绿卡的中国公民,他们在美国生了一个女孩。两个孩子凭着出生证明,都在当地主管部门办妥了美国护照。

  但当这两家好邻居准备带着孩子回中国探亲而向中国驻美国的外交、领事机构申办相关手续时,结果却完全不同——中国领事在A夫妇儿子的美国护照上办理了中国签证,却为B夫妇的女儿另行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同样在美国出生的儿童为何具有不同国籍呢?这就与中美两国的法律规定相关了。

作者: 念安    时间: 2015-9-19 18:54
  中国是怎么规定国籍问题的?

  在国际实践中,个人取得一国国籍的方式可分为“生来取得”和“传来取得”。个人通过“出生”而获得的国籍,称为“原始国籍”或“生来国籍”,而个人通过“申请”而取得的国籍,称为“继有国籍”或“派生国籍”。

作者: 乱了心    时间: 2015-9-19 18:54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作者: 念安    时间: 2015-9-19 18:54
  其中,个人“原始国籍”或“生来国籍”的取得大致可遵循如下三大原则:

  1.“血统主义”原则,即父母是什么国籍,生的孩子就是什么国籍。

  2.“出生地主义”原则,即孩子生在哪国,就是哪国的国籍。

  3.“混合主义”原则,即采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来确定个人国籍。其中,有的国家是“以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有的国家则是“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

  目前,中国采用“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混合主义原则。

作者: 乱了心    时间: 2015-11-13 01:04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墨染星辰    时间: 2015-11-22 17:58
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
作者: 一笑奈何    时间: 2017-7-31 13:37
感谢楼主 沙发!沙发!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17-8-19 22:02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青柠    时间: 2017-9-8 16:59
感谢楼主,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17-9-21 09:12
支持一下  楼主
作者: 青柠    时间: 2017-11-7 04:36
感谢楼主分享,帮顶~帮顶~~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17-11-23 14:21
帮帮顶顶!!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17-12-1 11:05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心劫    时间: 2017-12-17 20:18
感谢楼主,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18-1-3 23:59
好好 学习了 楼主人 确实不错
作者: 心劫    时间: 2018-4-19 10:24
有道理。。。
作者: 心劫    时间: 2018-5-14 15:21
先顶~~~再看~~~,好同志
作者: 心劫    时间: 2018-6-5 05:17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作者: 小偏执    时间: 2018-12-2 16:47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作者: 心劫    时间: 2018-12-21 16:18
楼主人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作者: 空闲    时间: 2019-1-24 10:36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心劫    时间: 2019-5-29 15:39
楼主 帮你顶下哈!!
作者: 孤行者    时间: 2019-5-31 23:38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 楼主 分享精神!
作者: 路人    时间: 2019-6-10 14:44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0-3-9 00:57
感谢楼主,看帖回帖是美德!
作者: 初晨    时间: 2020-4-7 13:38
你好楼主,感谢分享~
作者: 青柠    时间: 2021-2-14 19:13
感谢楼主,路过,学习下
作者: 捂风挽笑    时间: 2021-7-9 07:38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海外生子 (http://hwsz.haiwaizhin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